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陆良县农村购物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

2016-11-30 16:32:03   来源:曲靖市商务局   
近期,省政府提出“五化”、“四统一”创新农村购物环境,结合陆良县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为便捷、供销系统基层资源较为丰富及陆良县商贸流通企业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本文提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农村购物环境、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全力打造陆良县“五化”、“四统一”农村购物体系的初步构想。
一、发展条件
(一)地理区位优越。在桥头堡建设中提出四条对外经济走廊和三条对内经济带中,陆良县有条件连通昆明—河内经济走廊、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经济走廊及昆明—昭通—成渝经济走廊,处于省内交通的重要节点区域,具有强劲的经济、商务拓展和辐射潜力。随着云南通往泛珠三角各相邻省份和大湄公河次区域间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贯通,陆良也将成为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走向东南亚、南亚的桥梁与合作平台。
(二)交通运输便捷。陆良县距昆明120公里、曲靖60公里,324、326国道及曲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云南省物流链的重要节点以及滇东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县城距南昆铁路陆良站23公里、贵昆铁路曲靖站64公里。南昆铁路陆良站是铁道部确定的战略装车点,拥有良好的运输、仓储条件,具备成列成组装卸条件,年货运量达174万吨,可同时装载40个车皮、日装载80个车皮,是南昆线上的重要物资转运站,为发展铁路、公路物流运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基础厚实。陆良县是云南省的县域经济试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县、重点培育的工业强县、特色文化县,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轻工、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加工等主导产业,商贸、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城镇体系完备,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商贸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陆良县委、县政府围绕上述资源优势,加大整合、引进、开发、建设力度,全县商贸流通、房地产、交通邮电、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服务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达5155个,商品交易市场15个,农村集贸市场26个,营业面积上千平方米的超市7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2家),建筑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商贸物流仓储单位6家,仓储面积共16.5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以云南四方公司铁路物流量,荣盛物流公司、众力达物流公司公路物流及19家货运部为代表的物流运输体系。2014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35.63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2亿元,同比增长13.5%。
(五)农村商业网点体系较为齐全。自2005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体系建设以来,新建或改造农家店259个,其中县供销社直营店135个。县供销系统网络齐全,形成以县城直属企业为龙头、基层社为骨干、购销网点和农资超市(农家店)为终端的强势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全县建成农资经营网点193个(其中:农资商品配送中心1个,农资超市31个),保留经营网点339个,全系统使用土地面积20149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9775平方米,覆盖了全县所有村委会和大的自然村,加之县供销社与陆良易品商贸有限公司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强强联合,共同打造陆良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农村购物网络体系,为农村购物体系建设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二、发展措施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整合资源助推发展。构建完善的农村购物体系,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一是陆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购物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五化、四统一”的要求,引导支持本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农村购物体系建设,并整合供销、粮食乡镇基层资源共同参与,同时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根据行业类型,整合农产品资源,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循环流通体系,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农产品快速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的良性互动。二是明确企业的主导地位,由实体企业投资建设县级总店、乡镇及部分行政村自营店,实行统一配送。目前,陆良易品商贸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农村购物体系建设,公司计划总投资1310万元,做到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配送,其中县级物流配送运营中心100万元,主要采用租赁方式进行改造建设;3个乡镇(马街镇、三岔河镇、板桥镇)自营超市暨镇级配送中心600万元,主要与乡镇供销社合作,租用供销社店面进行改造升级;3个村级自营超市(海界、庄上、白塔)300万元;130个加盟店260万元;其他费用100万元。
(二)规划先行,逐步推进,三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农村购物体系。陆良县人口比较集中,接近万人的村委会有近10多个。农村购物体系建设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3年内覆盖全县乡镇和重点行政村。一是成立县级物流配送运营平台。依托陆良易品商贸有限公司县城总店,建设20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配送平台,并与“云万家”网络平台合作,构建实体与网络并行的营销模式。二是建设三个乡镇级百货商场直营店。重点做好马街镇、三岔河镇、板桥镇3个人口超10万人的乡级直营店。主要与县供销社合作,租用3个乡镇供销社店面进行升级改造,建成超市面积2000平方米,配送仓储面积1000平方米的乡镇自营运营中心。三是建设村级加盟配送店。依托县供销社村级店面,统一外观设计,统一配置云商汇收银系统,实现水费、电费、话费的集中交纳,建立完善的货物配送体系。
 
 
 
陆良县农村购物体系循环图

陆良易品
总店借助“云万家”网络体系,建设县级运营中心,设立县级大数据交易平台
陆良易品总店直接配送大莫古镇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板桥镇自营超市暨镇级配送中心
马街镇自营超市暨镇级配送中心
三岔河镇自营超市暨镇级配送中心
 
覆盖马街镇、龙海乡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陆良易品村级直营店
在全县较大行政自然村与供销、村委会合作,改建1000平方米的百货超市
陆良易品总店直接配送召夸镇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陆良易品总店直接配送小百户镇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覆盖三岔河镇、华侨管理区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覆盖板桥镇、芳华镇、活水乡供销系统内的加盟店
陆良易品总店借助“云万家”网络体系,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时采购货品,满足直营店、加盟店的配送需求,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当地农产品信息,及时收集分析整理,由总店通过直营店、加盟店就地收购农产品,总店统一包装,向外销售农副产品,在全县较大行政自然村与供销、村委会合作,改建1000平方米的百货超市


(三)借助互联网+,拓展渠道,繁荣城乡市场。一是建立县级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县城商业经济发展。充分整合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资源,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接入大平台端口,完善后台服务体系,建设陆良县级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同时引进50户电商小微企业,组建陆良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孵化园,促使入园企业利用县级综合服务平台资源,推进网上交易。同时,鼓励现有商贸流通企业自建平台或借助第三方平台融入互联网经济,实现传统产业与虚拟经济的融合。重点以图腾商城、农产品信息交易中心、丝绸皮革城为突破口,实现平台对接,打造陆良商城和农产品品牌。二是以企业为载体,引入互联网+,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构建方便、统一、快捷的农村购物体系。引导陆良易品商贸有限公司与县供销社合作,借助企业强大的上游产品采购优势,避免商品中间环节,做到厂家直供,实现产品价格优势,为商品配送提供较好的价格条件。同时,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用,借助“云万家”网络平台,改造提升农家店农村电商功能,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实体店与网购店的统一,及时发布本地特色优势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实现线上线下结合,促进特色优势产品网销各地。
(四)加强领导,优化服务,营造务实高效的发展环境。农村购物体系建设有利于整合社会、供销、乡镇、村居委会资源,共同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农村购物环境,繁荣农村市场,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一是加强领导,推进农村购物体系建设。县人民政府应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商务、发改、规划、供销、乡镇、企业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陆良县农村购物体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县商务、供销、乡镇等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及时盘活存量,整合建设用地,帮助项目实施主体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项目顺利建设,实现项目建设目的,促进多方共赢。二是积极营造务实高效物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法制、政策、服务、市场、诚信等软环境,着力构建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转协调、运行规范、上下联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打造“亲商、爱商、便商、护商”的投资环境。三是充分整合运用国家、省、市政策,按“一企一策”要求,分别从土地、税收、投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三、两点建议
(一)建议政府加大农村购物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购物体系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建议市委、市政府从资金、融资、土地、人才培训等方面扶持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农村购物体系建设。
(二)建议政府安排专门机构抓好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公信度。当前,利用互联网+,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产品迅速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但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较为滞后,依托企业自身进行产品质量鉴定公信度较低,农产品品牌创建难度较大。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门机构抓好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形成政府机构鉴定+农产品协会+专业销售公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网购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陆良县商务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毛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