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非公经济企业户数达18000户

2015-10-27 11:55:17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结合实际,从培育企业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保障发展要素、营造经商环境等方面查找差距,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该县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为非公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建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参与的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定期通过发布会、联谊会等形式宣传富源资源优势,让投资商了解富源;宣传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强化“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的宣传,营造“亲商、安商、扶商、护商、富商”良好氛围。
   该县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采取32条稳增长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鼓励非公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从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以宽松优惠的政策推动非公经济“放胆”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技术信息、人才培训、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一个重大项目由1名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实行重点非公企业挂牌保护、服务企业恳谈制度,以高效快捷的服务推动非公经济“放手”反展。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146项,精简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该县制定出台《富源县促进投资优惠办法》,明确非公经济在投资准入、金融支持、税费征收、土地使用技术改造等优惠政策;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全县已落户小额贷款公司9家,共为非公企业提供贷款1655万元;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取得商标注册、取得出口认证的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6万元的奖励。同时,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大河乌猪、魔芋、核桃、蓝莓等特色产业,建成以大河乌猪、魔芋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63户;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7户,初步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加工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格局;整合煤炭资源,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洗选、煤焦化、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引进外资、利用民间资金,加快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发展;目前,该县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的非公经济企业户数达18000余户,带动就业人数40000余人。(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