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县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2015-10-27 11:48:15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力争在2018年脱贫摘帽,与全市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两轮驱动”,以“整村整乡推进”为平台,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抓住农村危旧房屋拆除重建这个重点,围绕“九个一”要求,强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已取得较大成效。
    截至9月30日,全县美丽家园建设危房拆除重建已整合和安排资金10439万元。其中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项目指标4630户、资金5997.5万元,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指标104户、资金260万元,扶贫安居房建设项目指标323户、资金323万元,移民开发项目50户、资金51万元,四部门合计整合指标5107户、资金6631.5万元;整合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移民工程等项目资金550万元,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46万元,市直单位帮扶资金207.5万元,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县直单位帮扶资金204万元,社会帮扶募集资金800万元,农户贷款600万元。
    已整合危房拆除重建指标5107户(高于市下达指标4000户28%,为富源计划数5500户93%),已开工建设4266户,占计划的77.6%,其中已竣工2200户,占计划的40.0%。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项目下达任务4630户,已开工3935户,占任务的85.0%,其中已竣工1970户,占任务的42.5%;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下达任务104户,已开工90户,占任务的86.5%,其中已竣工70户,占任务的67.3%;扶贫安居房建设项目下达任务323户,已开工196户,占任务的60.7%,其中已竣工130户,占任务的40.2%;移民开发项目下达任务50户,已开工45户,占任务的90.0%,其中已竣工30户,占任务的60.0%。
    在示范村建设中,富源拟建21个(市下达指标20个),计划完成危房拆除重建724户,已开工621户,占计划的85.8%,其中已竣工328户,占计划的45.3%;计划种植绿化树22770棵,已种植7500棵,占计划的32.9%;计划硬化道路24308米,已硬化3500米,占计划的14.4%;计划安装水管40330米,已安装22500米,占计划的55.8%;计划建设活动场所21个,已建设3个,占计划的14.3%;计划安装路灯425盏,已安装58盏,占计划的13.6%;计划建垃圾堆放点51个,已建15个,占计划的29.4%。
    取得这些成绩,得力于全县各级各部门实施的系列强有力举措。
    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美丽家园建设。富源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富源县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专职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任副组长,县住建局、县扶贫办、县移民局等各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美丽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政研室(农办),负责综合协调、统筹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考评等日常工作。由县委办副主任、政研室(农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县住建局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抽调业务能力强的3个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二是成立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富源县美丽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指挥部的决定》,由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委政研室(农办),组成人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兼任。
    调查研究,做好充分准备。5月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美丽家园建设动员大会后,县级挂钩领导和挂钩部门多次到挂钩村实地踏勘,开群众会,帮助研究建设方案、指导建设;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及时召开动员会和群众会;开展了农村住房和人居环境调查,全县共有D级危房24181户,占19.16万农户的12.6%;制定印发了《美丽家园建设宣传方案》《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意见》《危房拆除重建工程管理办法》等文件。
    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按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的安排,县委、县政府安排县级21个领导和82个县直单位挂钩到各乡镇和村委会,帮助指导、促进落实21个美丽家园示范点和面上危房拆除重建工作。成立美丽家园建设和危房拆除重建工作督察组,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县政府督查室和监察局参与,将这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综合考核,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进展情况跟踪问效,督促各职能部门工作落实。开展信息平台,不定期地通报工作情况,促进工作落实。
    加强规划管理,营造工作氛围。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完成村庄现状图测绘、村庄规划;制作建房户型图19套,优选出10套印发到各示范村供农户选择使用。每个示范村根据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适时抽调住建、规划技术人员,到工程点进行工作技术指导,在确保工作进度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进度和质量两不误。印制了10000个“一户一档”专用档案袋,制作了档案目录,对需收集整理的档案进行了严格规定;对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村,要求建立“一村一档”档案资料。县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督促各乡镇(街道)美丽家园办按照目录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度,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县、乡、村三级召开动员会、群众座谈会,层层宣传美丽家园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晓率、认同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工作简报、各行政村户户通广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美丽家园建设,扩大社会知晓面,营造美丽家园建设大干、实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