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2014年11月18日,来自富源县墨红镇一个农村的7岁男孩候委见因病医治无效死亡,按照父母的意愿,于当天上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器官采摘,这名7岁的男孩共捐献肝脏一个,肾一对和角膜一对,也于当天移植到了五个人身体里,小委见让5个人重获新生。
2015年9月7日下午,富源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金娥同志带领工作人员一行专程赶到小委见老家墨红镇上姑溪沟村,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荣誉证书送到了家人手中,并为他们带去了中秋节礼物和2000元人道救助金,以表达对小委见的敬佩和尊敬。在小委见家中,工作人员见到了小委见的母亲韩女士,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没有完全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她神情憔悴,又略显疲惫。张金娥同志代表富源县红十字会对家属表示慰问,并询问了家庭生产生活困难,更多的表达一种敬意,在谈话过程中,小委见的母亲和工作人员都极力控制着情绪,生怕泪水夺眶而出。但在接过证书的那一刻,小委见的母亲泪如雨下。她在悲痛中说:“我儿子并没有走,他救活了5个人,我儿子是好样的,我儿子并没有远去,他还在我们的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着生命。”韩女士一直用手抚摸着证书上孩子的名字,久久不愿放下。
“器官捐献、生命永续、恩泽患者、造福社会”这16个字,是刻在小委见荣誉证书上的,简单几个字,却无声的讲述了这个7岁男孩的义举。富源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金娥表示:器官捐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对于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近些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了。捐献器官是造福人类,有利后代的善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小委见是云南省第四十三例,曲靖第二位器官捐献者,这种高尚行为,在人类生命长河中变得更加璀璨耀眼,也必将为世人薪火相递,代代相传。
据悉,云南省2013年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项目,较全国晚了3年,但发展较好,目前全省已经有43人进行了人体器官捐献,共捐献116个器官,延续了116个人的生命。全省器官捐献的案例中,捐献者最小的是11个月,最大的40多岁,曲靖共有2例成功完成器官捐献。器官捐献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标准,也需要特定的资质。在器官捐献分配中,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2013年9月1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共享系统上线,客观公正地进行分配。采摘手术进行的时候,系统里的信息也采集完成,然后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分配,这些人体器官在6小时之内就移植到了受体体内,保证其最大的成功率。(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