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国土局全力以赴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5-07-24 11:02:19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其中,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1500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7.68%。2015年5月汛前排查,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92处,涉及12个乡(镇、街道),83个村(居)委会,292个村民小组;受威胁人口4.9万人,威胁财产10.06亿元。入汛以来6月20日、7月2日的两次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11起,全县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富村鲁纳洪家寨滑坡、富村普红红地头村塌陷、老厂龙街小学滑坡、大河庵子冲刘家村滑坡),威胁人口13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由于预报分析准确,转移群众及时,应急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防灾减灾水平。针对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不强的问题,认真研究,切实在宣传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标语、专栏专刊、流动宣传等形式和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采取各种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深入灾害突出区域,深入受威胁群众,点对点的开展宣传普及工作,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发动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打牢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强化巡查排查,提高防治工作效率。组织各分局突出重点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巡查,切实做好汛期应对工作,适时跟踪隐患发展变化情况,实行巡查监测日报告制度,及时上报信息,为治理、临灾避险和应急响应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抓好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逐一进行核实,及时调整补充。加大重点区域、重要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密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性灾害。加强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险情会商研判,及时有效进行预警预报,努力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将群众安全撤离,坚决杜绝因麻痹大意造成人员伤亡责任事故发生。
加强应急值守,全面提升应急能力。根据灾害调查结果和动态巡查情况,科学制订每个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明确响应方式、组织指挥、撤离路线、安置办法等,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形成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装备建设和物资储备,有效提升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日报告、零报告等应急值守制度,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突出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增强地质灾害治理能力。加大对治理、搬迁项目的督促指导和监管工作力量,争取在建项目早日投入使用。积极督促未开工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用。依据项目分级治理要求,筛选建立项目库,积极向省市争取治理、搬迁项目,加大该县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力度,彻底消除隐患威胁。争取把该县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纳入国家和省地质灾害基础网络,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三季度督查工作的重点,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工作消极应付的,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并上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严肃问责。
至目前,该局共落实地质监测及管理人员492人,编制单点应急预案292份,向防灾责任单位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292份、“地质灾害防治通知函”136份,向受灾群众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13931份、宣传资料18000余份,开展应急演练1次,不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科学自救能力。投入1500万元实施大、中型治理及搬迁避让项目7个,目前,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完成前期工作的5个;投资150万元实施县级应急处置项目29个;年初以来,完成大型治理项目申报1个、搬迁避让项目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