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按照“减重增轻调结构、育新带旧促转型、抓大带小壮实力”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顶梁柱”。多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在一产上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做强传统产业、做优特色产业,不断完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努力促进农业产业“扩规模、提档次、升品牌”,实现“四季有鲜菜、四季有果子、四季有花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让更多的企业“强起来”,带动更多的大户和农户“跟进来”,促进各项特色产业壮大发展。种植业上,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在相对集聚的区域发展蓝莓、车厘子1万亩以上,发展苹果、花卉、中药材达2万亩以上,种植蔬菜达13万亩以上。养殖业上,加快云南山地牧业项目建设进度,并以此为依托,把马龙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畜禽种源基地。加快庄园经济建设步伐,积极挖掘高原特色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把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推动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积极开拓市场,引导农民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抓实农产品转化加工和流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切实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该县现存栏能繁母牛10000余头,今年计划再新增1万头以上,目前已落实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60户。落实新植苹果地块7500亩,种植蔬菜7.59万亩、中药材1.3万亩。
该县在二产上坚持优化存量与做大增量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并重、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并重,聚焦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工业用电、用地和融资三大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技术支撑作用,全面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主动对接滇中产业新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马龙现代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特色轻工、新型能源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努力构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新的产业体系。大力扶持新投产企业和规下重点企业,促进一批企业“小升规”,力促工业发展增量。抓好云翔玻璃二期日产290吨超白超薄玻璃生产线、呈钢集团烧结机配套烟气脱硫装置项目建设,支持云翔玻璃、天恒水泥、兆基新型墙体材料等企业开发下游终端产品,做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该县1至5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2.4亿元,同比增14%。对门梁子风电场建设项目已试机发电,轻工园区已投产企业7户,呈钢集团仓储项目基本完工,余热发电项目正在土建施工。
该县在三产上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和物流中心建设,策划并启动建设新的旅游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马过河旅游小镇、太阳山谷、金阳运动休闲中心、云南影视文化产业园等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旅游重大项目“扎堆”落户马龙的良好态势。依托长水国际机场、鸡头村战略装车点,谋划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逐步打造集贸易、加工为一体的滇中现代物流基地。完善全县商业网点布局,新建集贸市场,改造提升一批商品市场、批发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深入实施旅游开发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观光旅游、养生旅游、医疗旅游、康体休闲服务业,积极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