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马龙区的广大农村,总会涌现出一些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种植大户和科技能人,由于他们懂科技用科技、会经营善致富,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热于追捧和学习的“科技明星”。
家住旧县街道旧县社区团结居民小组的仝光辉一家是常年以种植出售蔬菜为主的小菜民,多年来习惯以“菜园地”的形式零星常规种植出售蔬菜,种植效益不高,收入较低,一度想放弃种菜。就在他举棋不定、打算放弃蔬菜种植的时候,当地街道办和县直有关单位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引导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与包括仝光辉在内的诸多农户结成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子,进村入户做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协调资金贷款,把原来的露天菜园地改成了连片大棚和滴管种植,经科技专家们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技术指导,让仝光辉从一个科技种菜的“门外汉”变成了科学种菜的行家里手,其种菜的品质、效益不断提升,如今他家的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已发展到150余亩,年产值30多万元。
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当地许多农民通过到基地打工、亲自上门学习科技种菜技术等措施,向仝光辉“拜师学艺”,并以一带一、一带多的方式带动了更多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目前,该社区80%以上的菜农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10%的农民有自己的致富项目;该街道科技覆盖面已达80%以上,种植20亩以上蔬菜的农户有56户,并发展蔬菜种植合作社4个;该县涌现出类似仝光辉这样的“科技明星”1300余人,在这些“明星”们的示范带动下,该县掀起了当地农民请技术人员搞“科技家教”的热潮,形成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学习“科技明星”、争当“科技明星”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