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后所镇“五零”工作法加强作风建设
2015-06-23 15:59:15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后所镇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为民便民服务新渠道,创新联系群众新方式,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密切干群关系。
规范服务阵地,为民服务零距离。立足群众需求,充分整合活动场所资源,建立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厅,细化服务项目,实行开放式、一站式服务。村民小组设立为民服务代办点,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和代办事项服务,变“群众找”为“干部跑”,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搭建沟通平台,干群关系零隔阂。坚持重心下移,组织干部深入村组,积极开展“上门式”和“预约式”服务,建立群众来访、干部下访“双向”联系群众模式,实行镇挂钩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干部包点,形成上下齐抓、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村情、民情、户情档案登记制度,定期收集党员群众的合理诉求,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搭建联系沟通群众平台,消除党群干群隔阂。
畅通诉求渠道,问题处理零搁置。开展党政班子成员“四联系”、民情大调查大走访大征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民情恳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定期收集掌握民情民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坚持村(社区)干部轮流值班制度,长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采取领导包案、定期下访等方式,及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本实现问题处理零搁置。
开展作风整治,监督检查零空档。加大作风整治力度,由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贯彻落实上级决议及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干部履职情况等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拒不整改、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切实防止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群众关注的村级遗留问题和信访突出问题,由镇纪委定期梳理各种群众信访举报信息,及时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群众诉求投诉必查,查必有果。
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积极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分类别组织开展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农村党员示范户、诚实守信企业(个体工商户)、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身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安全稳定等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传递正能量,再塑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