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县做好“三篇文章”促产业转型升级

2015-06-15 16:35:17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积极破解比较单一的煤炭支柱产业发展困局,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稳步增长。
    做好煤电文章调整存量。一是推进煤矿整合重组。严格落实省、市统一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6月底,全县关闭煤矿数量将达46对,地方煤矿总数从145对减少到99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将全面结束。通过整合重组,预计到2018年,全县煤矿生产矿井控制在31个集团公司114对矿井以内,原煤规划生产能力达到5512万吨。二是延伸煤炭产业链。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原料功能,大力发展洗选、煤焦化、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预计到2018年,全县煤化工产业比重由2013年的1.2%提高到28.6%以上,可实现煤化工产值200亿元,全县地方煤矿将实现脱胎换骨发展。三是巩固提升电力产业。巩固提升火电产业,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光伏发电,鼓励发展瓦斯(煤层气)发电,促进能源高效环保和清洁利用,重点抓好一把伞风电场、胜境风电场、光梁子风电场、河边水电站和华能光伏发电测光站建设。力争到2018年,全县电力总装机容量达525千瓦,其中火电360千瓦、热电联产105千瓦、风能45千瓦、小水电7千瓦、瓦斯及焦炉尾气3千瓦、光伏4.5千瓦,完成发电量200亿度、实现电力产值60亿元。
    做好城市文章优化增量。一是高起点规划。科学规划地下管网设施和功能分区,努力把富源建成“曲靖东大门”乃至“云南东大门”。通过五年努力,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0.8平方公里发展到1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4%提高到40%,县城人口从9.5万增加到11.5万。二是高标准建设。以富源县城北片区地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为契机,着力抓好以“一片两线四园五湖八景”为重点的县城建设。目前,试点项目获省国土厅肯定,北片区已完成土地征收5100亩,总投资13.84亿元的12条市政道路全面启动建设;总投资27亿元的 “两线”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可研审查,“一片两线四园五湖八景”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三是多渠道经营。针对经济大幅下滑、财政十分困难的实际,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享用商品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的要求,采取BT、BOT、PPP等多种模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2013年,共筹集5.9亿元用于县城北片区开发。全面盘活城市土地资源,依法依规加大土地收储和开发经营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效益。2014年,全县共收储土地953.5亩,出让土地9宗289.8亩、土地出让金达7354.8万元。同时,积极引入知名企业集团投资建设上档次、成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和商住小区,目前已引进了胜境一品、锦源胜境印象等一批商住综合体。
    做好园区文章增强后劲。围绕打造360亿元工业园区目标,着力打基础、强产业、优服务,力争到2018年,工业园区总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一是抓基础。3年来,全县已投入7亿余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富源工业园区已通过升级工业园区初验。二是强产业。重点打造冶金、煤电气油一体化、新型建材三个“产业园”。以泽鑫铝业30万吨铸造铝产业基地为龙头,抓好年产10万吨铸造合金、年产15万吨铝板带和年产10万吨铝合金建材等项目,打造冶金产业园,力争到2018年,实现该产业园总产值160亿元。发挥煤炭资源及中缅油气管道过园区的优势,重点发展年产20亿方中泥煤制天然气、年处理10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大唐电力热电联产等项目,打造煤电气油一体化产业园,力争到2018年,该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依托远东金源水泥厂和中安水泥粉磨站,重点抓好远东金源水泥项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等项目,积极谋划超白玻璃、粉煤灰循环利用、PVC管制造等项目,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园,力争到2018年,该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三是优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钩、一名园区干部具体负责”的“三个一”责任机制,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环境,工业园区入园项目有34个。(田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