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用足用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惠农政策,努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以来,该县先后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7个,累计协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资金1860万元,受益村组87个、农户9897户36244人。
多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把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惠农政策,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按照“渠道不乱、功能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以彻底改善项目村基础设施条件为根本,创新工作思路,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该县成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便于操作、指导性强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资金管理、项目公示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横幅、标语、宣传材料、财政干部和乡村包村干部上门讲解等形式,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补范围、标准、程序向群众进行详细的宣传和讲解,不断提高群众对“一事一议”政策的认知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该县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前公开、议中公正、议后公示决策程序,干什么、怎么干让群众说了算。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投劳数量、奖补金额和物资领用、发放、使用、结余等内容,作为村级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在“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群众受益、注重实效、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原则,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实际承受能力,优先支持群众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民生事业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筹资投劳积极性高的村实施。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与扶贫开发项目紧密结合,在规划“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与扶贫、城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联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项目、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办实事、办好事。严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质量关,认真执行项目公示制、公开招投标制、领导责任制、督促检查制等制度,抓好验收、资金和审计三个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群众筹资和奖补资金全部用在群众的公益事业上,做到 “一事一议”工作透明、执行到位,把每一个项目建成阳光工程、惠民工程。财政部门及项目村组及时建立“一事一议”项目档案,把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施工前后的图片、奖补项目申请表及相关村规民约等原始资料归档,真实反映项目实施全过程,充分体现工作轨迹,切实做到“一村一档”。
2014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建设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7个,累计协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资金186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75条36.87千米,安装人畜饮水管道51.28千米,建堰塘水窖9个1006立方米,修复沟渠19.26千米,建成村级活动室20个7191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3个11576平方米、公厕15座325平方米、垃圾池16个114立方米,安装路灯181盏,绿化花池404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1767棵。通过这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使87个自然村的9897户农户36244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