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已经正式进入新常态,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煤炭经济’的再度‘起飞’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富源县的决策层对此认识清醒,且敢想敢干,在产业转型、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实现新的突破,县域经济转型基础不断夯实。 2014年该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整合关闭27对“小、散、弱”煤矿矿井。加大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强力推进地方煤矿整合技改扩能、质量标准化、机械化建设,着手组建31个年产不低于120万吨的企业集团,煤炭产业正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启动德鑫煤焦油加氢制柴油、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快大唐电力2×35万千瓦煤矸石热电联产、华益中泥煤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改变“挖煤卖煤”的低端产业现状。大力发展非煤工业,启动一把伞、胜境、光梁子风电厂建设,加快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着力提高非煤工业比重,推动工业结构优化。
该县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有序推进“一片两线四园五湖八景”建设。今年春节前,县城旧城山公园提质改造工程按期完工;2月,县城北片区12条主次干道同时开工建设;3月24日,由敏大集团斥资24亿元打造的“富源金麟湾”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富源八景”之一的玉顺湖公园也同时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玉贞观公园核心景观区、鸣凤森林公园、东岭森林公园、胜境湖、九龙湖前期工作均顺利开展。北片区开发正稳步推进,集“住宅、休闲、商业、办公”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将于不久后呈现在富源人民面前。
该县以打造冶金产业园、煤电气一体化产业园和新型建材产业园为基本格局,配套引进上下游关联项目,实现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力争年内完成远东金源水泥在建项目,开工建设混凝土预制构建项目,谋划好大唐电力热电联产、煤矸石综合利用、2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前期工作。目前,该县共确定三个园区入园项目56个,总投资217.16亿元,完成投资111.78亿元,预计年内完成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该县当前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在机关干部队伍中树立“人人都是投资形象、个个都是招商员”的理念。3月6日至17日,
县委领导带队赴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洽谈活动。招商团与福建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28亿元的西南中福大明绿色光谷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山东杰瑞集团签订投资5亿元的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北卓达集团达成绿色模块化建筑(新型材料)、养老等投资意向项目。
岔河、牛耳箐、迤启、小老厂四座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完成11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建成180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11件“五小”水利工程,解决了7.5万农村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地2.59万亩。河边、古木水电站和茂兰输变电工程快速推进,完成2条城网线路和6499户农网改造。完成四长公路维修、4条油路建设、9个未通公路自然村道路建设和剩余35个行政村通村油路规划设计,启动东法公路维修。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不能只盯着煤炭,只会在煤炭上做文章,要及早跳出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陷阱。”这是目前该县上下形成的共识。2013年以来,富源
县委、县政府以“安全生产和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做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篇文章,抓好“项目建设、民生保障、财税金融、生态文明”四项工作,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突破。(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