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着力点,以建设山水特色、宜居宜游的美丽县城为目标,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城乡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日见日新。
2014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实施了总投资约7.3亿元的县城22个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重点是以龙翔路、滨河路、龙泉路、云龙路、龙溪路“两横三纵”道路改扩建为主的“道路畅通工程”;以公园、广场、河道为主的“绿化亮化工程”;以新建集贸市场、规范夜市摊点、洗车行业和广告牌设置等为主的“美化净化工程”;以龙湖片区1000亩人工湖和周边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为主的“扩容提升工程”。目前,县城环西路“白改黑”项目、县城龙泉路改造提升工程等15个工程已建设完成;县城龙翔西路改扩建工程等7个工程正在实施。通过实施以龙溪路、环城南路、东北绕城线、龙泉东路延长线等为主的10余公里城市道路畅通工程,保障了大车绕城通行,彻底解决了大车入城的拥堵、灰尘污染等问题;通过实施以县城主要干道、公园、广场、河道为主的绿化亮化工程,提高了县城区绿化覆盖率,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加了城市的新鲜感;通过以农贸市场改造、夜市摊点规范、规范设置洗车行业和广告牌等工程为主的美化净化工程,实现了划行归市,改变了原市场脏乱差现象,规范了市场秩序,营造了环境整洁,清新典雅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该县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县城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01.6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8.42%,绿地率达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95平方米增加至10.31平方米,广场绿地率达50%,公园绿地率达60%。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进行修编,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等5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创园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打造以县城出入口道路为主的“绿色通道”,把昆曲高速公路建成县城的绿化风景线。打造以街道、河流绿化为主的“绿色走廊”,对县城19条道路全部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达33.7万平方米,绿化普及率达95%,达标率为80%。打造以机关、学校、居民住宅小区绿化为主的“绿色平面”,创建了43个省级园林单位,9个省级园林小区,打造以城市公园、休闲广场、重要交通接点为主的“绿色精品”,县城建成4座公园,4个广场。制定了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制度,划定了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加强了城市风景名胜的保护。
该县切实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大力实施“一水两污”工程建设,完成了县域“一水两污”体系规划编制及省级技术审查,目前,纳章供水、旧县污水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其余涉及乡(镇、街道)正在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旧县街道、马过河镇市级重点小城镇建设已通过市级验收,王家庄街道被列为市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正在做前置审计和立项等前期工作。按照“户分类、自然村收集、行政村清运、乡镇中转和处置”的模式,以行政村为单位,用3年时间分批实施垃圾收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等系统化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运行规范化建设,到2016年全县73个行政村(社区),433个自然村(居),522个村民小组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行全覆盖。2014年,除旧县街道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外,其余各乡(镇、街道)实施了不少于2个行政村(含自然村)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