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规范化
2015-02-12 14:44:00 来源:
陆良县以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养护进一步规范,以技术标准促进养护质量不断提高,以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养护意识,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养示范点、示范路创建验收达标工作及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农村公路整体管养水平。
陆良县细化分解养护责任,形成了“县道县管,乡镇配合,乡道乡管,县级指导”的管养责任机制及小修保养、安全生产、廉政合同管理制度,并明确由县交通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实现了县乡两级机构、岗位、人员、权利、责任的有机衔接。同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2014年前3季度,陆良县考核兑现养护经费215万元,投入应急抢险资金46.9万元,并投资47万元对示范路可绿化路段进行了绿化补助。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的标识、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共处置改造安全隐患路段60.55公里。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工作规程》要求,对各交通管理所建立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责任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路政管理、养护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电子图文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陆良县通过广播、标语、黑板报、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围绕发挥示范乡镇、示范路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了示范乡镇4个、县道83.948公里、乡道123.548公里、村道19.268公里,对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发动,全县先后开展广播宣传300余次,制定固定标语34条,临时标语20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1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通过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养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公路沿线住户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对道路的养护意识普遍提高。
陆良县认真分析雨季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2014年7 月、11月,陆良县先后在陆水线、白大线上举办了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培训现场会,并安排技术人员对每个乡镇养护工程、示范点及示范路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及技术指导培训。每季度县交通运输局均组织人员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兑现管养经费,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同时,不断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运输车辆,严格查处侵害路产路权案件,拆除违法建筑,制止乱堆乱放,2014年,陆良县先后出动人员638人次,完成县道10条、199.8公里附属设施基础数据调查,沿路发放宣传单1276份,清理路界内垃圾杂物117起,共查处路政行政许可案件2起,损坏公路及附属设施赔补偿案件6起,清除非法建筑物4起,有力地打击了破坏路产路权的违法行为,维护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陆良县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监督考核力度,所有公路坚持“能养尽养,养必到位”的原则,对所有养护公路实行管理上分类指导,资金补助上确保重点,并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县、乡道主体责任划分上实行“分级管养,主体明确,责权一致”;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量化评分坚持标准,公正客观,保证质量;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县乡两级具体履行养护职能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管,局管理段、财务科定期不定期对养护质量、资金兑付的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