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冬季动物疫病多发的实际,马龙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狠抓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疫病防控,积极开展动物强制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检疫监管,切实抓好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该县不断强化基础免疫,在巩固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牲畜口蹄疫强化免疫,对尚未免疫或抗体不达标的畜禽进行紧急免疫。县农业畜牧部门及时储备充足的疫苗,各乡(镇、街道)对疫苗、耳标、免疫证指定专人负责、规范管理。在免疫工作中,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统筹兼顾猪流行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消毒灭源,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规模养殖场,由乡、村动物防疫员按包干责任制,指导养殖户进行强制免疫,并帮助建立免疫工作档案;对畜禽散养户由乡镇包村干部带队,村组干部参与,乡镇动物防疫员逐村、逐户、逐圈、逐头(只)进行免疫注射,确保免疫率达100%、防疫档案建档率100%、耳标佩戴率100%。同时,强化消毒灭源,对动物养殖场、农村散养户、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屠宰加工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完善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切实做好动物及动物产品全程监管,切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截至目前,该县完成猪、牛、羊口蹄疫免疫注射8万余头(只),禽流感免疫注射11万只,猪瘟免疫9万头次。
该县进一步强化动物检验检疫,认真落实各项检验监测措施和制度,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把产地检疫关、进场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严防病死畜禽进入市场。强化疫情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掌握流行病规律和疫情动态。严格实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不断加大对定点屠宰厂的检疫监管力度,规范动物及其产品生产、收购、交易和调运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预防消毒,要求畜(业)主对畜禽圈舍及周边进行一次彻底有效地消毒,重点加强对市场流通、屠宰加工、运载工具等环节的消毒,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加大对县外畜禽及其产品的疫情防控、检查力度,严格检查出入县境的畜禽运输车辆,切断一切可能引起疫情传播的源头,严防县外重大动物疫情传入辖区。强化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抓好人员配置和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协助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冬季畜禽生产管理,全力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各乡(镇、街道)和畜牧部门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专人值班、领导带班、重大动物疫情信息日报制度,每天下午5点前将重大动物疫情信息报县畜牧兽医局,以便详细掌握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动态,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柳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