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
2015-01-16 16:00:41 来源:富源县
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富源县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和“8433”工作思路,严格责任落实,抓实基层基础,强化基础保障,全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县、乡、村逐级成立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委派出督导组严格督促检查,适时了解进度,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同时,认真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各级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采取“抓重点、强班子,抓机制、强保障”等措施,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68个。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党组织书记160名。按照程序标准发展党员395名,预审不合格党员88名,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159期、培训党员4073人,开设“党务学堂”、培训党务工作者136人。重新修订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基层服务基础不断夯实。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按平均每个行政村4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每个村(居)民小组10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落实村干部待遇,加强村(社区)干部考核激励,每年每个行政村(社区)划拨1万元用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划拨2万元考核村组干部,对特别优秀的村(社区)干部每人每年奖励3000元,基层服务保障不断强化。按照“五民服务中心”标准,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7个,建设村邮站173个,建立银行网点4个,投入149.4万元启动第一期综合服务平台站(点)建设,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301项。在农村,按照“轮流巡回、一周一次、一天一村”的要求进村入寨,开展“巡回式”上门代办服务。在社区,在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到社区报到,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利用服务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整合部门资源,采取资金入股、资产资源入股和混合入股等方式,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试点8个,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资金1152万元,大力开展墨红镇党建扶贫“双推进”,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个,改造提升2个,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6个,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温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