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积极创新文体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千方百计抓机制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享受到文化事业发展成果。
该县坚持“公益性、普惠性、便利性”原则,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进一步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截至目前,共建成有独立站址的文化站7家;建成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67家,农家书屋74家;建成农村文体活动广场14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工程35件;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1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7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62个。
该县认真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送展览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农村、社区、单位、企业、学校等广泛开展“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引领未来”、“读书、评书、荐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等系列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及广大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城乡居民、中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爱阅读、会阅读的良好氛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一场由普通农民、大学生村干部参加的读书演讲赛,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阅读示范作用。认真抓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和户户通工程,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作为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工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至目前全县共放映电影320余场,观看群众达15000余人次;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安装14000余套。
同时,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今年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2次,出动人员50余人次,车辆20余车次。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收缴盗版光碟900余碟,盗版图书200余册。尹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