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科学编制规划,整合项目资金,圆满完成了14个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
该县在吃透省、市关于重点建设村项目的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区位、基础条件、产业状况及群众积极性等因素,精心筛选了马鸣乡长冲村、马过河镇车马碧村、通泉街道南门一组等14个自然村作为省级重点建设村。由县委农办牵头,组织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务、文化、卫生、扶贫等部门技术人员对各项目建设村进行走访调查和征求群众意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编制省级重点村项目总体规划及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各项目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建设内容及工作要求。为确保14个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圆满完成,该县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从组织领导、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监管、群众主体作用等8个方面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县乡村层层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期限、奖惩措施及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督查、开工报批、质量包村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强化工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该县进一步加大项目督促指导力度,先后6次组织农办、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务、文化、卫生、扶贫等部门到项目建设点现场督促,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现场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
该县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的牵引作用,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共同打造靓丽、秀美、和谐的新农村。该县实施的14个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共完成投资1267万余元,整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资金455万元,硬化村内道路7条2080米,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室12个5076平方米,为1186户4675人提供了学习农科技术、文化知识的阵地,硬化庭院8165平方米,新建厨房1005平方米、围墙1028米,绿化公共区域1210平方米,解决了130户581人的行路难问题。该县认真贯彻省、市有关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规定,严格执行“报账制”,对每一笔重点村建设资金的拨付、报账、审批和公示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操作,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该县进一步加强重点村项目的长效管理,指导各村在《村规民约》、《村民守则》中细化管理措施,明确管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杜绝重建轻管的现象,确保项目长效发挥效益。柳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