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马龙拓宽城郊农民增收渠道

2014-07-09 17:25:19   来源:曲靖日报   

近年来,马龙区充分发挥背倚曲靖、对接昆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以蔬菜种植、林果采摘、垂钓休闲、农家乐等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产业,进一步拓宽城郊农民增收渠道。

  该县紧紧围绕“把马龙打造成昆明与曲靖两大城市间养眼、养肺、养心、养身的康体休闲养生福地”的目标定位,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充分发挥城郊优势,积极引导城郊农民种植瓜果、蔬菜、食用菌、水产品、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努力打造水果之乡、蔬菜之乡、养殖之乡,不仅满足了县城居民菜篮子的需要,也为昆明、曲靖的市民提供了一个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该县在通泉、王家庄、鸡头村等临近县城的街道建成了4个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寨,发展特色农家乐120个家,新增旅游就业1100人,间接就业3000人,旅游从业农民每年人均收入3万余元。

  为积极扶持农民发展城郊观光农业,该县及时出台帮扶措施,积极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农户对蔬菜基地、农家乐、果园、农家园、鱼塘等生产基地的沟渠、道路、大棚、喷灌、管道、池塘、围栏、餐厅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不断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指导农户合理划分种植区、品种试验区、成果展示区、观赏休闲区等,使其与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深度开发农家果园采摘、野生菌拾趣、徒步登山、农家菜肴、农村风俗展示等项目,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拓宽城郊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在城郊休闲产业中植入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把本土民族文化融入特色乡村旅游,推出了“苗族妇女纺织及蜡染”、“打草鞋”、“彝族妇女火草褂纺织”等一些具有本土特色而又面临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及农家乐迅猛发展。

  该县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指导城郊生态农业,大力扶持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大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的形式,将每个基地与一个龙头企业相连,形成龙头加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按照“做特一产”的思路,依托8个乡镇农业科技园,大力建设“旧县——马鸣——大庄——纳章——月望——通泉——王家庄——马过河”的县内闭合的特色农业示范带,走农业生产与生态观光“两栖型”发展之路,打响水果之乡、蔬菜之乡、养殖之乡等品牌,吸引昆明、曲靖两大城市居民到马龙览山水、品美食、养身心,把马龙打造成旅客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该县先后建成了马鸣肉牛养殖园、旧县循环农业园、马过河食用菌园、王家庄万寿菊园、通泉休闲农业园、月望深沟鸡养殖园、纳章设施农业园和大庄努比羊养殖园8个乡镇农业科技园,着力壮大核桃、黑山羊、深沟鸡、食用菌、商品蔬菜、万寿菊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产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柳发龙 顾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