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土豆”撑起富民产业
2014-06-06 16:38:41 来源:宣威政府网
“宣威土豆”是宣威市马铃薯品牌的象征。近年来,宣威市大力实施“一市一品”战略,整合马铃薯资源,打造知名品牌,宣威土豆已成为宣威市兴市富民的一个重点产业。2013年马铃薯产业实现产业综合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全年营销马铃薯34万吨,其中外销18.4万吨,商品率达38 %,平均营销单价每吨1800元比上年1600元/吨提高了200元,营销总额达6.1亿元。目前,宣威市的马铃薯除在国内20多个省市销售外,并远销越南、泰国、菲律宾、缅甸等4个东南亚国家,构成了“北有定西、南有宣威”的美誉。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旱粮生产基地,该市对马铃薯生产进行了区域化布局,重点开发商品薯、种薯、加工薯、菜薯等多品种种植,形成了马铃薯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流通品牌化”的产业格局,并制定《关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实行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工作机构、一条发展思路、一笔工作经费、一项管理模式的产业发展格局,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扶持马铃薯产业,同时通过政策和市场引导,进一步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使生产面积由2004年的60万亩发展到2014年的90万亩,并加大无公害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申报。
在科技推广应用上,该市投入44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年生产3000万粒脱毒种薯研发中心,加大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省科研院所和省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引进滇薯6号、s05—1263、脱毒米拉、青薯9号、云薯401、陇薯6号、翼张薯12号、镇薯1号和中薯9号等一批优良品种,先后培育出 “宣薯1号到宣薯6号”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品种,其中宣薯5号入选云南省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在种植方式上进行了总结创新,推广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和大春马铃薯大薯整薯快繁技术,实现“小春、大春、晚秋”马铃薯 “三季串换”种植,总结出一套集良种良法为一体的马铃薯“双高六改” 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推行高垄双行种植,省、市领导极其关注,给予充分的肯定,被农业厅列为全省重点科技措施进行推广。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该市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引进了云南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云南云淀淀粉有限公司,年消耗鲜薯30万吨,产5万吨马铃薯精粉及2万吨马铃薯变性淀粉。成立了由营销马铃薯的个体、私营企业组成的宣威市马铃薯营销协会,组建了占地50亩、年营销量50万吨的宣威市马铃薯批发配送中心,制定种植业方面的第一个农产品企业标准,注册“宣威土豆”品牌,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分级、统一包装、统一检疫检验、统一申报火车皮的管理方式,打开马铃薯国内和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