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村镇开启联系群众“直通车”

2014-05-30 11:08:17   来源:富源县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富源县富村镇结合实际,在全镇各级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民生改善”为载体的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建立健全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全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帮助群众找准发展路子、实施增收计划、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开启联系群众“直通车”,畅通服务群众“快车道”。
    “挂村进组入户”三级联动
    该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各村实际,紧紧围绕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通过干部挂村进组入户,挂钩联系一个村(居)委会,对所挂村(居)委会的村情、民情全面深入了解,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班子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解决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挂村。每位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一个村(居)委会,每年指导所挂钩村(居)委会建设党建示范村、文明示范村、产业示范村、和谐示范村各一个。党建示范村标准:有政治素质强、驾驭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支部书记,有活动场所,有具体的活动计划,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文明示范村标准:民风民俗淳朴,生活方式文明,村容村貌整洁,村务管理民主;产业示范村标准:有产业路子,有大户能手,有规模影响,有实际效果;和谐示范村标准: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稳定。每个站所挂钩联系一个自然村,配合做好以上“四村”的创建工作。
    进组。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站所指导挂钩的村(居)委会帮助各村(组)选一个村民放心满意的当家人,找一条群众能够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解决一个全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建立一个管理全村事务的村规民约。
    入户。党政班子成员每人选择4户群众作为联系户,机关干部、站所干部以及村(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每人选择1户以上群众作为联系户。通过问计致富户、问需创业户、问暖贫困户、问政党员户,最终实现政策宣传到户、扶贫济困到户、帮富带富到户、解纷促和到户。
    “真查真听真帮”服务群众
    一是深入群众察实情。做到干部联系群众零距离,查摆问题零障碍,狠抓整治零容忍,服务群众零懈怠。多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干部做什么,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民有所唤,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二是解决困难暖民心。经常深入挂钩村(组)和联系的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对群众在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对那些生活比较困难,情况比较特殊,急需帮扶救助的群众,要常下“及时雨”,多送“雪中炭”,既“扶贫”,又“救急”,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化解矛盾促和谐。以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让群众“话有说处、理有讲处、苦有诉处、冤有申处”,对存在的社会矛盾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剖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方法,力争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按政策解释到位,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的工作目标,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帮助群众谋发展。积极走访贫困户,了解致贫原因,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结合实际,帮助他们找准有市场潜力的种养殖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脱贫致富计划,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积极走访致富能手,积极为他们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同时引导他们与其他群众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脱贫致富。在发展过程中,努力争取项目支持,为创业户搭建发展平台;不断提供技术培训,为创业户寻求提升途径;积极协调信贷支持,为创业户解决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党员户,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在生活生产上给予及时有效地帮助,倾听他们的心声,传递组织的温暖,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立说立行立改”提质增效
    在开展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该镇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成立了镇村两级活动领导小组,各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提高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济发展主管部门、社会事业主管部门重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村组,党群部门重点指导村级组织软弱、发展思路不清的村组,政法部门重点指导社情复杂、热难点问题突出的村组。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做到为民不扰民、帮忙不添乱,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由镇纪委牵头组成督查组,建立督查制度,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和考核,督查考核结果向联系对象、联系单位和联系人反馈,做到“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接受群众评”;由组织办负责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和考核,重点考核深入基层、驻村蹲点、直接联系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考评结果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与干部的政绩、奖惩、评优、任用挂钩。
    通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达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更直接、更有效、更实在。(邓成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