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龙海乡践行八老精神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2014-05-20 16:59:34   来源:    


 
  本报讯  学习和弘扬陆良八老精神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陆良八老的家乡,龙海乡广大党员干部以陆良八老为生动教材和典型榜样,把学习“陆良八老”贯穿活动全过程,以“八老”为标杆,照镜子、找差距、明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四好”为抓手,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学习好陆良八老精神。认真开展“远学杨善洲,近学陆良八老”活动,邀请“陆良八老”带头人王小苗为全乡党员干部作先进事迹报告,乡党委班子带头到花木山林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学习身边先进典型,弘扬“八老”精神。在党政班子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八老先进事迹、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为主题的专题讨论,进一步深化班子成员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解决“四风”问题的总开关的认识。邀请“陆良八老”大众宣讲团成员对乡、村干部职工、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学习。通过学习八老精神,找准“镜子”、对好“焦距”,进行了一次深入透彻的自我净化,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问题,夯实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二是体验好陆良八老精神。组织全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走进花木山林场,亲身感受陆良八老精神。通过观看陆良八老的先进事迹教育片、重走陆良八老足迹、重温入党誓词、观看陆良八老先进事迹陈列室、开展植树活动,组织“全市学八老、龙海怎么办”专题讨论等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进行,让全乡参学干部再次接受心灵的洗礼,避免学习走过场、流于形式。以“八老”为镜子,多渠道多形式征求意见、查找差距。依托民族节日、赶集日等群众相对集中的机会,走访党员群众,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每周二利用开展政策宣讲、司法调解、民事代理的机会,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利用召开乡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之机,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利用农闲、晚上等空余时间,采取“夜访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钩联系村寨收集村情民意,做到进村不扰民,征求意见不增加群众负担。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的差距,严格执行精简公务接待制度,压缩“三公”消费,对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乡政府食堂就餐。针对少数干部职工上下班时间观念不强问题,制定《龙海乡干部职工管理规定》,强化工作纪律和管理,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规范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制度,在每辆公务用车上亮出公车标识,防止公车私用,让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公车使用情况。
  三是对照好陆良八老精神。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在贯彻群路线中存在的不足,对照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用立行立改的有效方式,做到学习教育要实,听取意见要真,查摆问题要深,开展批评要严,整改落实要准,建章立制要新。陆良八老是我乡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学习陆良八老精神作为我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可以更好地促进活动见实效。全乡党员领导干部对照陆良八老“热爱家乡,造福桑梓”的情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克难奋进,艰苦奋斗”的作风;“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品质,以学立德,以学养智,以学修身,以学助行;认真检查自身理想信念牢不牢、宗旨意识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思想行为正不正;坚决地改,通过查找明确自己努力方向,强化措施整改落实,真正做到坚守信念,甘于寂寞,乐于清贫,无私奉献,以一种良好的精气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干好本职工作,做好党的好干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通过对照检查,大家认为,这是一次触及心灵的党性教育、是一次深入透彻的自我净化,陆良八老是最贴切、最生动、最鲜活的榜样。
  四是践行好陆良八老精神。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好抓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产业单一、用水困难、田间道路不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乡党委认真研究,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投资总额达1.01亿元的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乡项目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让2万余群众受益。为解决大竹园村委会132名留守儿童上幼儿园难的问题,把村委会办公用房改造为幼儿园,村干部与幼儿教师共同管护教育孩子,每月村“两委”班子成员用自己的电话为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通一次亲情电话,既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又凝聚人心,增强了党组织吸引力,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为方便群众办事,该乡组建了“陆良八老”党员服务团,开展了“三个一”的组团式服务(即每周到一个村委会开展一次集中办公活动、每月到一个村委会开展一次组团式服务,每季度到村委会开展一次民情收集分析会),让群众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现已开展组团式服务3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为解决3名孤儿学习生活困难的问题,树搭棚村党总支3名村干部担起了抚养重担,让支部变成了家,让书记变成了“爸”。自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已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160余件。  海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