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宣威市多措并举为冬马铃薯树典型夺高产

2014-05-20 10:30:13   来源:宣威政府网   
        近年来,宣威市紧抓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契机,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长期的坚持不懈最终实现了“六转变”,即从零星散户到种植大户的转变;从牛犁人种到机耕机播的转变;从种薯繁杂到品种统一的转变;从碎片化分布到集中连片的转变;从粗放型经验种植到高规格合理密植的转变;从单家独户小量出售到营销协会组团成吨销售的转变。经市、乡两级反复测产最终认定2013年冬马铃薯示范片平均亩产2256.4公斤,按市场价2.2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值4963.2元,总产值达9926.4万元,宣威市马铃薯迎来了立夏时节的丰产。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结合冬马铃薯的生长特点,我市冬马铃薯布局在底热河谷区的水田和水浇地区域种植,完成冬马铃薯基地20200亩,其中:务德的糯嘎村3000亩、新华村4800亩、太阳村2200亩,海岱文阁村1200亩、得禄大营村1500亩、小营村1500亩、河爱村1600亩,倘塘镇新堡村1800亩、旧堡村1200亩、三叉村1400亩。种植品种为宣薯2号、威芋3号两个品种,主推技术为双垄凹面覆膜集雨集成技术。
       二、多元化增加投入。整合省、市、县三级投入,实际投入资金560万元用于省级2万亩小春薯样板。其中:省级400万元,曲靖市级60万元,宣威市级200万元;补助标准省级有偿投入200元/亩,曲靖市30元/亩,宣威市100元/亩;资金支持环节:省级每亩200元主要用于购买脱毒种薯垫付资金;曲靖市每亩投入的30元用于用水用电用油等补助;宣威市每亩补助的100元主要用于化肥、地膜、机耕等补助。
       三、强化培训,搞好服务。 技术指导组,通过各种形式将高产栽培技术落到实处。一是制定培训技术方案,将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编印成册,分发到示范区每一户农民手中,共发放技术手册4600册;二是广泛开展培训,采取召开培训会、座谈会、广播会等多种方式,对示范区农户进行拉网式培训,共举办技术培训4次,培训农户5000人次;三是适时指导,全面实施科技进村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在马铃薯各个生长关键时期和增产环节,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搞好技术服务,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全年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指导生产9次,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95%以上。四是观摩引导。组织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和农民群众到示范片学习观摩。同时,大力宣传冬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明确职责,抓好落实。为切实抓紧抓好冬马铃薯基地建设。农业局抽调干部和科技人员82人,组成三个督导组,28个挂钩工作组,实行“定人、定点、定面积、定职责定奖惩”,做到“五有、四统一、三到位”(即有组织领导、技术方案、田间观察记载、测产记录、工作总结;统一品种、统一节令、统一规格、统一管理;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冬马铃薯示范基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