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教育实践活动敞开大门抓整改

2014-05-16 14:48:06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坚持开门搞活动,始终把群众参与贯彻活动全过程,切实做到广开言路听意见、敞开大门抓整改,努力让群众看到新变化、见到新成效。  
 
    改什么?请群众“开药方”    

    “今天我们主要就是听大家提意见建议、反映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尽量说说”,村党总支书记陈金桃说。4月3日,大河镇黄泥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在村办公楼前,邀请党代表、村民代表、部分群众共30余人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听了村书记的开场白,与会人员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块泽河黄泥段小河河道低矮,遇到暴雨来就冲田淹地,河道沿线的房屋、养猪场损失惨重,希望镇上和村委会想办法治理治理河道”    
    “各家各户办个大小事情很不方便,又要借桌椅板凳、地点也不好确定”    
    “有时到村委会打证明盖章找不到人”    
    “我们村有些条件很好了还要吃低保”     
    ……  
    大河镇黄泥村“两委”班子成员边听边记,群众的每一个真实想法、每一项现实需求都原原本本的记在笔记本上,不到半个小时,陈金桃的笔记本上就记录了群众的意见建议36条。    

    “这种征集意见的方式我们很欢迎,希望镇村把我们提的意见建议放在心上,”一名赵姓村民代表说。    

    “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就是要听真意见、真听意见,然后把群众意见建议作为决策工作的依据,这样,就能为群众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后所镇党委书记杨兴明谈起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想法。该镇采取走访座谈、入户调查、交心谈心、带案下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组织全镇161名干部职工深入13个联系点、21个村组,走访农户1568户,征集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70条。     

    “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目标”,墨红镇采取民主评议、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65条,12名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进村入户和群众拉家常、掏心窝,进一步摸清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边学边查边改“把脉开方”。  

    怎么改?请群众来监督  
 
    针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全县各级各部门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建立了问题台账,制定了问题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时限、责任人,并及时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在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中,群众提得最多的就是办事不方便,存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为有效解决群众办事“磨破嘴、跑断腿”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着力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延伸服务触角,让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实行“一站式办结”服务,把全县31个单位(部门)的257项服务事项集中进行统一办理。此外,还在政务服务中心二楼设置轮值窗口,明确了县直7家单位按照每家坐班1周进行事项代办,有效集中了办事资源。为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采取统一着装、亮出身份、设置意见簿等方式,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有效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拖”等现象。“以前办个事情要东跑西跑的,有时找不到人,找到了还要看工作人员的脸色,现在好了,办一件事基本上只进一道门,不用找熟人也能顺利办好事情,而且办事效率很高”,一名前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说起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站主动整合服务资源,把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婚姻登记、建房审批、生育证明等服务事项集中起来,实行专人受理、限时办结,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办事成本。    

    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室实行全天候服务,由各村(居)委会副主任负责日常业务,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4月7日下午,白马村委会戛布冲村村民张荣才13:06分就来到了村代办室,他拿着一张由村计生宣传员填好的落户通知单,找到了村委会副主任陈尧,陈尧看看通知单、简单的询问了相关情况后,立即就在通知单上盖章,并及时进行登记。笔者随机对此情况进行了解。“今天急着来盖落户这个章,跑一趟就办了,既不耽误农活,又节省了开支,而且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还好,也很热情,我感觉很满意”张荣才笑呵呵的说。    

    同时,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县委还结合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支持县邮政局在全县通网络的行政村建设村级邮政便民服务站161个,为群众提供邮政信件、报刊、包裹投递等营业投递服务,办理水费、广电收视费、飞机票、火车票代售服务及小额存取款、转账和贷款业务咨询服务。还依托农村群众需求,不断叠加便民服务,逐步把小村邮站建成集邮政、农产品、消费品及公共事业代收代缴等多种综合性服务网点,努力打造成农村一站式公共服务的大舞台,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服务窗口共受理群众事项305326 项,办结305178项,办结率达99.95%,村邮站为3万余户群众代办业务328000余项。  

    改得怎么样?请群众来评判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改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和评判权。大河镇坚持开门搞活动,针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块泽河黄泥段河道治理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将其列为“立行立改”事项加以解决,自今年2月以来,50余名镇村干部坚持钉在河道治理工程上,帮助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调处矛盾纠纷,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还邀请部分老党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目前工程完成工作总量的70%,有望在雨季来临前全面结束。群众看到河道治理有变化,心里更有底了,对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越来越信任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每做一件事都邀请群众参与,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大格村党总支书记石春雨说。随着资源的深度开采,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此,老厂镇积极探索资源开发成果共享新机制,坚持镇村联动,逐步走出了一条矿村共建、和谐发展的路子。先后筹资1.4亿元,建设了马街新村庄、拖竹新社区,有效解决267户群众的住房难题。幕色克村深受资源开采的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这种地方偏远落后,能搬迁出去最好,免得随时担惊受怕的,小孩读书也不方便”,一名李姓村民说。为此,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幕色克整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筹集资金3300万元,实施整村搬迁工程,解决该村60户群众的住房难题。50余名镇村干部、部分村民代表采取召开群众会、入户座谈等方式征集了群众意见建议,多次现场勘察选址。目前,通过镇村组共同努力,该工程顺利完成方案编制、选址和征地工作。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彰显了“执政为民”的理念,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真正享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温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