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宣威当代诗词选》首发式在政府招待所举行,市长周云锋、市委副书记瞿国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坤全、市政协主席杨焜荣、市委宣传部部长浦丽、市政府副市长李姝烨出席首发式。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宣威当代诗词选》编委成员,捐资代表参加首发式。

首发式上,市委副书记瞿国飞讲话指出: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中的绚丽浪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诗词还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按照严格
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起源于
先秦,鼎盛于
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千百年来,诗词始终为人民群众所热爱、咏唱,在诗词界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中,不断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髓。宣威历史悠久,文脉绵延,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诗词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而繁荣,历史上不断有一些仁人志士通过诗词来记录宣威,书写宣威,镌刻宣威,为宣威的发展进步留下痕迹烙印。明代状元杨升庵,路过宣威,有感而发,存诗八首;清代宣威知州饶梦铭,留诗三十余首;清代举人杨于唐(山唐),一诗抒八景。这些诗词至今仍被宣威人无数次抄录和朗读,为宣威的历史文化增添了一份厚重。
老书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部分企业家的捐资支持下,精心编辑了《宣威当代诗词选》,收录了宣威新中国成立至今作品五百余篇。书中所选诗词的作者,多是在外工作的宣威籍领导、学者、企业家,所写的内容多是描述宣威、抒发故里情深以及人生感悟等。涉及的层面比较多样,表现的手法各具特色。这既是对宣威当代文学作品的编辑整理,保存一个时代风土人情的精神风貌,也是为后人收储精神食粮,增加宣威的文化积淀。可以说,《宣威当代诗词选》集中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宣威诗词的创作发展情况,对于进—步推动宣威诗词的发展,扩大诗词的影响,繁荣宣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当今社会是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了文化产业作支撑,进一步振兴和发展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化事业,是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进我市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号召多读点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书,多读点承载宣威本土精神和文化的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好包括诗词写作在内的各项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推动宣威的文化繁荣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推动“实力宣威、活力宣威、美丽宣威、幸福宣威”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浦丽主持首发式
老书协会会长宁明功介绍成书情况
捐资出书代表朱树达发言
首发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