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认真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2014-05-05 10:12:11 来源:宣威政府网
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甲肝、伤寒、痢疾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近日,宣威市教育局、卫生局认真分析当前疫情,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并对相关部门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教育和卫生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完善手足口病、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防治工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联动。强化培训,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就诊的具有疑似手足口病、麻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好诊断、鉴别诊断和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需住院的患儿及时收治,不得拒诊。手足口病定点医疗机构为宣威市人民医院,每月采集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标本送检,不足5例全部采集。其他医疗机构每月发现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也要采样送检。所有需采样的手足口病病例由接诊单位完成采样、个案调查和上报工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要及时转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所有医疗机构发现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要及时采样送检,同时进行个案调查和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确认。
关注疫情,实时预警。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学校、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网络报告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诊断标准、逐级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缓报、瞒报、漏报疫情。市疾控中心要加强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提高传染病疫情的预警和预测水平,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主动搜索各种传染病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爆发,实时做出预警。
落实措施,及早预防。各学校进一步规范晨检、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与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心学校报告,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控制疫情。要认真治理环境卫生,切实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桌椅等儿童容易接触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对教室、食堂、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卫生。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熟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提高老师、学生、家长防病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
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市疾控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认真落实免疫接种工作。适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须接种2种以上疫苗时,优先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在每轮常规疫苗运转开始前,要严格按照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程序对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进行全面摸底,发现漏种儿童及时给予补种,确保以乡镇为单位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常规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加强预防接种宣传工作和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市疾控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预防接种宣传周,集中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优先对脊灰、麻疹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无接种证和漏种儿童进行补种。
督导检查,严肃问责。市教育局、卫生局将在近期开展以手足口病为重点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各中心学校和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做好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含民办幼儿园)和卫生室的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中心学校和市直学校要明确一位传染病疫情联络员。有疫情的学校必须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度。对因措施落实不到位而造成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的,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