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采取措施促粮食丰产
2014-05-05 10:07:01 来源:宣威政府网
2014年,宣威围绕粮食总产达8.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500元的目标。充分调动和提高各地重农抓粮、农技人员科技兴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推广成熟技术、抓好田间管理,做好灾害防控,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一是强化基地建设,稳定粮播面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管理,认真做好外出务工人员闲置土地流转工作,严禁土地抛荒。科学规划粮经作物,控制公路沿线发展非粮作物,持续抓好130万亩玉米、90万亩马铃薯、12万亩水稻、57万亩杂粮杂豆基地建设,确保粮播面积稳定为289万亩以上。
二是抓好高产创建,树立高产典型。认真抓好云南省唯一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县项目,突出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开展技术瓶颈攻关和技术集成攻关,把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由片到面、由村到乡、整市推进,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全市计划举办粮食高产样板50万亩,其中玉米35万亩、马铃薯15万亩(小春2万亩、大春10万亩、晚秋3万亩)。部省玉米高产样板以玉米马铃薯四套四为主,划线理墒,行向以道路垂直、黑膜覆盖;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扩大马铃薯纯种和四套四种植面积,完善种粮补贴政策,新增综合补贴重点支持脱毒种薯和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建设,努力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量,满足淀粉、薯条、薯片加工企业原料需求。整合部省市粮食高产创建资金,举办35万亩玉米高产样板;推进玉米马铃薯高产攻关,对10亩片区玉米亩产达1吨、马铃薯亩产达4吨以上的示范点给予奖补。
三是强化良种研发推广,提高产品质量。落实新品种引进试种制度,全面开展品比试验,筛选高产优质品种,提升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优质高抗品种,马铃薯种植主推宣薯2号、宣薯4号、威芋3号、合作88号、丽薯6号、米拉等优良品种;玉米种植主推宣黄单4号、6号、7号、10号、13号、宣白单2号、宣宏2号、桥单2号和省高产创建指定品种;水稻种植主推楚粳28号、云粳优23号、靖粳8号、靖粳10号、云粳37号、云粳38号等优良品种。加快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基地扩繁力度,年生产合格脱毒种薯1000万粒以上,配套建设脱毒种薯基地,实行原种生产封闭运行机制,抓好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完善种薯补贴政策,确保市内马铃薯良种三年一换。
四是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大力推广集成技术,加大粮粮、粮经、粮饲等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市计划推广粮食作物覆膜栽培技术125万亩,农作物间套种240万亩,马铃薯高垄双行55万亩,水稻钵盘育秧及抛摆秧栽培技术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60万亩,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配套综合技术6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42万亩,农机配套作业面积160万亩。大力推广集成技术,玉米种植以推广高抗耐密高产品种+地膜覆盖+间套种+测土配方施肥+集雨种植等集成技术为主,马铃薯种植推广脱毒种薯+大薯繁种+高垄双行+深种深盖+疫病防控技术,水稻种植抓好扣种稀播、壮苗移栽、双行条栽等技术推广。部省市高产样板必须严格落实相关操作技术,国道、省道、市乡公路沿线和粮食主产区域、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村,实现100%玉米地膜覆盖、100%间套种。
五是抓死种植节令,因地制宜早播。认真总结“适时早种夺丰收”的经验,以抗旱品种为核心,狠抓玉米湿直播、地膜集雨栽培、覆膜保墒播种、免耕种植、育苗移栽等防灾增产技术,确保最佳节令播种面积达95%以上。大春马铃薯在3月25日前种植结束。水稻在3月25日前育秧结束,5月15日前移栽结束。闲地玉米在3月中旬开始种植、4月5日前种植结束,麦地玉米要推广免耕法种植在5月10日前播种结束。
六.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出效能。切实抓好间苗定苗,达到合理密植;强化测土配方专用肥推广,早施苗肥,巧施追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做好田间除草培土,改善土壤和行间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和涝渍危害;开展化学除草示范,降低劳动强度;强化植保,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实现“虫口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