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围绕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衣食、住房、就业、上学、看病、养老、治安、文化等各方面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去年全县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0.8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4%,确保了民生不断改善。通过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人民收入,增进人民福祉;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5元,同比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6181元,同比增15%。采取措施,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有序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让群众安居乐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排除D级危房1.1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8万平方米,建成月望小学等一批标准化学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让适龄学生学有所教。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医药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医疗体系基本健全,新农合补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让群众病有所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乡群众的养老、医疗等基本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居全省前列。提高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干部职工个人的标准,从今年起,执行现行政策的最高限,补助标准提高到12%。
同时,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平安马龙”、“法治马龙”创建,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明显下降,被表彰为全省“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连续8年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连续13年被授予全省“无毒成果巩固县”称号。加强城乡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和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4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74个农家书屋,发展农村文艺队80余支,积极开展村镇文化、社区文化、节日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