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宣威大春生产实现“四突破”

2014-03-31 10:25:20   来源:宣威政府网   
       今年,宣威市按照“办样板、推科技、建园区、强带动”的思路,狠抓春耕生产,现已全面掀起覆膜保墒、抢播抢种高潮,与上年相比,实现新的“四突破”。
       马铃薯良种扩繁和农资调供有突破。针对我市马铃薯良种覆盖率不高、单产低、种薯退化严重的实情,推行脱毒种薯封闭运行机制,对种薯研发中心生产的230万粒脱毒微型薯布局在龙场、宝山、乐丰、务德四个扩繁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同时,从市外调入高产品种丽薯6号、滇薯6号、青薯9号、靖薯2号四个高产品种在板桥、宝山、务德、热水等乡镇选择大户扩繁,实行订单收购的良种繁育模式,提高良种覆盖率,营造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扩繁、调换的氛围浓厚。其他农资就位充足,采取向农户收取预购订金的办法,储存调供玉米良种330万公斤、占需求量的101%;水稻良种400吨,占需求量的100%;化肥7.6万吨,占底肥需求量的80%;地膜3400吨、占需求量3900吨的87%;准备农药204吨,占需求量的68%。缺口农资正在调供,基本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集成技术推广有突破。针对我市建成省内最大淀粉加工企业和两个薯片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实情,宣威市进一步深入耕作制度改革,举办玉米马铃薯四套四种植样板和纯种样板10万亩,打好组合拳,把良种、地膜、专用肥、灯盏塘集雨种植等重点科技配置到同一地块,提高种植水平,提高单产,扭转马铃薯面积下滑的局面,推进玉米、马铃薯两个粮食产业平衡发展,保障马铃薯加工企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农机作业有突破。调度全市1260台(套)农业机械,组建26个机耕服务队,进行机耕机耙,板桥、格宜等乡镇改造一批旋耕机,引进了玉米覆膜播种机,实行玉米、马铃薯整地、理墒、开沟作业一体化进行,提高了规范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推进了全程作业。
       特色经作示范区建设有突破。围绕引资企业和回乡创业大户对发展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用地需求,优化服务,搞好土地流转,建设特色产业园,配套建设育苗棚、加工厂房、冷库等设施,推进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促进产销链接,提高种植效益。现引资企业建设的热水响宗万亩供港蔬菜园,已和香港蔬菜出口公司签订协议,计划投资3.6亿元,已到位资金3000万元;台商投资的东山李家村1000亩蓝梅园已完成600亩,龙潭、西宁万亩玫瑰园已完成4000亩;来宾金银花园、热水关营灯盏花、宝山安益中药材等50个特色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带动了70万亩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