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曲靖市人大教工委主任范文礼带领调查组到倘塘镇调研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情况。
在宣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粉娥、该镇党委书记杨应迪、分管领导以及中心学校负责人的陪同下,调查组来到旧堡、启龙、莺窝等小学,详细了解近三年来各校点的增减,包括学生数、学生“四率”变化情况等,并实地察看调整合并后的校园硬件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学生的吃、学、住、活动等方面的条件。
三年来,该镇在校点布局调整中克服重重困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先后撤并了36个校点,小学由原来的78个校点,调整为现在的42个校点,其中完小点18个,村小点24个,一师一校3所,2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41人,教职工373人。完小点都有寄宿学生。
通过全面了解和仔细察看,调查组一行对该镇旧堡完小的文化建设、启龙完小的常规管理、莺窝完小为学生种植天然绿色蔬菜的创新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下午2点,调查组全体成员与该镇在家班子成员、部分学校负责人就农村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以及农村教育展开座谈。
座谈会上,该镇党委书记杨应迪汇报了全镇校点布局调整情况,他结合全镇教育实际,分析校点布局调整后的利弊因素,并提出有效地整改措施。随后,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很好的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粉娥强调,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要着力解决好撤并以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内部建设、人员配置问题。
曲靖市人大教工委主任范文礼对该镇校点布局调整积极稳妥、适度合理、日趋向好的发展势头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调整理念、原则、调整后的建设、发展以及如何抓好农村教育作了精辟阐述,他说,校点布局调整要坚持集中办学是方向、群众自愿是基础、爱护儿童是关键、提高效益是核心的理念;要遵循实事求是、需增则增、宜并则并、就学方便、群众拥护、条件调好、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原则;要保证合并后完小的基本条件,常规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立体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优教师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针对如何搞好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范主任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