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加强公共管理 发挥长效作用 竹园镇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2014-03-21 09:39:23   来源:富源县   
    近年来,富源县竹园镇完成了89个自然村90个项目点建设任务,把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村庄建设与村民自治、素质提升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打造美丽新农村,实现了农村道路宽起来,房屋靓起来,村庄美起来,夜晚亮起来。

   组建队伍,增强新农村管理工作力量。指定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分管新农村工作,11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安排各村新农村管理工作,实现新农村后续管理常态化。

   建章立制,实行制度化管理。11个村(社区)制定了行之有效地管理制度、村规民约,形成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农村消防、集体土地、公共财产、村民活动中心、村民议事制度等,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突出重点,着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有完备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村有垃圾池、片有垃圾运送车;有一支专业环卫保洁队伍,镇有保洁队,村有保洁员;有一套行之有效地长效管理制度;有一套考核奖惩制度和机制。房前屋后无垃圾;村内无臭水塘;路面无乱堆、乱放;主要道路两旁无乱搭乱建、无草、柴、炭、粪、建筑材料 “五堆”。以迤勒爱民小区、玛依咱、乐乌、糯木、和木得木为示范点,全面加强村庄公共卫生管理,实行“公共部分分组管,房前屋后自己管”,初步实现了农村干净、整洁和规范。

   镇村同步,狠抓集镇建设这个门面。围绕集镇建设治理脏、乱、差。与集镇各商户、住户签订了集镇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协议,划分了机关事业单位卫生责任区。投资80万元对朝阳路进行硬化、绿化,投资18.4万元硬化集镇久安街两旁空闲地1700平方米,绿化改造430平方米,补植补造行道树168棵。投资90余万元改造了集镇排水系统,更换和安装路灯109盏,安装垃圾桶27个。街道划设了停车线,对车辆停放、摊位摆放进行了规范。
倡导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活动,推选身边好人、五好家庭、好媳妇等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革除陈规陋习,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有规划分步骤实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逐步配齐设施设备,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竹园镇整镇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迎来了省、市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现场会的召开,省级领导、37个厅级领导、16个州市党政领导到竹园检查视察,新农村建设成效被国务院扶贫办推荐学习。目前,共接待省内外考察团45批次2500余人次。  (毛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