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工业园区“四轮驱动”加快经济发展
2014-03-06 16:06:37 来源:
本报讯(特约记者冯晶玲)近年来,陆良县紧紧围绕建成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特色轻工产业发展基地的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坚持科学规划、基础先行、项目支撑、优化环境,不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工业园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平台。
自2009年启动工业园区青山工业片区建设发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茧丝绸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制造、包装印刷、农副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轻工业产业聚集区。尤其是新威电子以中高档计算器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全市这方面的空白;茧丝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栽桑养蚕、蚕种制售、鲜茧收烘、桑条造纸、缫丝织绸、家纺加工、服装制衣、蚕沙提取叶绿素、蚕蛾保健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该县科学编制了“一园三片”总体规划、区域环境影响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对园区的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划,并对每个入园企业进行规划把关。青山片区重点突出产城融合,园区路网与城市道路接,园区大道周围布局了园区服务区、各类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客运枢纽、行政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产业,做到园区与城市实现空间融合、产业融合、功能融合,把园区建成城市新区和产业新城。
完善基础设施。该县累计投入8.9亿元,建成了工业园区大道、全省首个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等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青山片区综合服务中心9.5万平米的职工公租房即将可投入使用。
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城镇批次、城增村减、盘活工矿废弃地等方式解决用地指标;资金方面主要是通过土投、城投、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的融资功能,累计融资5.3亿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破解了融资难的瓶颈制约。
强化招商引资。该县围绕本地原料资源和人力资源特点,突出在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上拓展招商,加大茧丝绸产业、电子产品及配套项目招商力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相继建成年产1.5亿件套电子产品、年产10000绪自动缫、年产5000台拖拉机、年产600万只优质蔬菜水果包装箱等项目11个。去年共签约泽瑞光电产业园等项目12个,协议资金53.5亿元,目前9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全力搞好服务。该县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园区发展生命线,全力服务好新开工、在建、续建项目和投产企业生产经营。去年初,县委、县政府选派了13名干部到12个外来企业“进厂驻企”开展工作,帮助做好员工管理、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等工作,全力为入驻企业排扰解困,助推企业发展。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在加快。目前,园区规划总面积47.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一园三片”,即青山轻工业片区、大莫古新型建材及综合加工片区和召夸化工及物流片区。园区内有75户企业,其中规上的37户。前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去年7月被列为省级新型工业化轻工业发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