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宣威市多途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03-03 10:22:42   来源:宣威政府网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宣威市教育局针对中小学生心理成长障碍、网瘾、厌学情绪、考试焦虑、逆反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采用多种途径,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学校合理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如在校园网上开通“心灵驿站”网页、在学校宣传橱窗中开辟“心灵之窗”专栏、举办心理教育专题板报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应该是重视学生完善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宣威各学校围绕办学目标,针对学生群体特点,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在各项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随时随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三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学校还利用班团队活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引导学生学会缓解青春期烦恼和学习压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发泄角,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五是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教育环境。学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双困生、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的关爱和帮助,采用一个教师帮扶一个问题学生的方式,给这部分学生以特别的关注。针对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中小学生网络依赖等教育难题,对家长及社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六是注意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利用道德大讲堂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为班主任举办班级心理辅导讲座,检查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新课标推进工作中,倡导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努力避免师源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