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大力改善民生 投入占财政支出79%

2014-01-27 16:17:53   来源:富源县   
    近年来,富源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全力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2013年该县财政投入民生事业资金23.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
    去年,该县完成了7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迤启、牛尔箐小(一)型水库,岔河中型水库完成总投资的45%,建成“五小水利”工程8318件,解决8.3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2013年全县投入1653万元,改造农村电网18724户,覆盖面达97.4%;投入6000万元养护、硬化县乡道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创建养护示范公路县道20公里、乡村道75公里,完成法黄公路预防性养护大修和3个行政村道路硬化任务,竹园示范镇通过市级验收。富源至贵州兴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回隆收费站至玉顺街、回隆收费站至工业园区和富兴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深入实施,排除D级危房3.3万平方米,维修加固B、C级危房2.8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2.9万平方米。职业技术学校、县城初级中学项目顺利推进,东门幼儿园投入使用。胜境中学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级完全中学,富源县第三中学创建为省级绿色学校,县幼儿园晋升为省一级一等幼儿园。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发放“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资金2.45亿元,救助贫困家庭学生1.9万人。投入5210万元妥善解决民代教师待遇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人民医院完成首批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与县中医院一并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验收,乡、村医疗机构均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120急救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村级文体小广场3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1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个,安装“村村通”7107套、“户户通”3.3万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及时有效。全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4040人,发放低保金3484万元。五大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建成保障性住房2629套,改造农村危房4500户。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592万元。县人民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014年,富源县继续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全力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年拟将70%以上的财政资金投入民生事业。计划排除D级危房3万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6所,启动4所幼儿园建设,新增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抓好妇幼保健院搬迁、2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所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妇幼健康计划”、“贫困尿毒症和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救助工程”,县财政继续为参合农民代缴50%的参合资金。新建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5个。安装“户户通”4万套。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900人。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公租房400套,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改造农村电网4521户,实现农网改造全覆盖。统筹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事人才、统计、移民、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各项事业。(袁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