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马龙文化事业发展势头喜人

2014-01-27 10:05:38   来源:马龙县   

    马龙区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将发展文化事业作为打造群众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为首要着力点,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大力投资建设文化项目,扶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支持鼓励民间文艺创作,精心打造马龙文化名片,使全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喜人气象。

    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该县以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目的,整合各类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至2013年底,全县建成独立站址的文化站7家;建成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67家,农家书屋74家;建成农村文体活动广场14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工程35件;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1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7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62个。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该县注重抓队伍、强素质、出精品,努力为文学创作队伍提供创作平台,积极组织文艺骨干开展精品创作活动,深入开展文艺创新,不断推进全县文学艺术事业稳步发展。2013年共创作出《咨卡火草褂》、《云南彝女》、《千年马龙:镌刻在彩云南上的金色诗行》、《正月彝歌》和《迷恋马鸣草山》、《一条断链的裤带》等多篇文学作品,《草褂情——小戏小品曲艺作品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歌曲《乡音》在“美丽中国—全国2013年歌曲大展”中获银奖。戏剧《礼尚往来》和《皂角树下》、彝族舞蹈《那日确佐》等作品,分别荣获市级一、二、三等奖。

    农村文艺队伍逐步壮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该县立足群众文化,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数据库,积极搭建文化展示和培训平台,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农村文艺队80余支,农村文艺队演员达1000余人,累计演出4000余场次,实现经济创收500余万元。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2013年共举行了7场次公益演出,受益观众达3.5万余人。

    “非遗”项目申报和文物普查保护取得实效。该县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用利用,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全力开展申报工作。2013年,对全县各乡镇文化站有关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遗”知识培训,为做好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奠定的扎实的基础。彝族泡缸酒等12项审批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苗族语言文字等4项审批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另有3项正积极申报为省级保护名录,并举办了“非遗”宣传活动。对全县47处文物单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月望高房子得到妥善保护,黄土坡古驿道及古建筑群预计年底进行维修。同时,对马过河旅游小镇规划片区进行了文物调查,编制印刷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马龙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特约记者尹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