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01-22 11:03:57 来源:富源县
富源县认真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加快县城、乡镇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使县城宜居宜业、集镇特色鲜明、农村整洁有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力争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6%。
突出县城建设。该县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突出“一片两线四园五湖八景”建设重点,全力实施县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4年启动“一片两线”建设,即启动西线(沪昆高速公路回隆出口至县城玉顺街)和东绕城线(工业园区至回隆段)建设,启动县城北片区文化北路、11条规划道路建设,加快沪昆高铁富源北站及搬迁安置小区建设,分步启动“四园五湖八景”规划建设。加快北片区6平方公里“城镇上山”试点开发建设进度,坚持大地块、组团式开发,积极引进全国知名及大而强的房地产企业,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配套的城市综合体,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塑造河流、湖泊、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让城市回归大自然,努力打造“城市上山”典范。同时,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坚持“规划严格审批、拆迁安置到位、连片整体改造、公建设施配套、商业布局合理、拓马路栽大树、品质品位提升”的原则开发建设,启动马房冲片区开发,抓好清溪河畔、粮贸商住小区等项目建设。
开展“四城联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制定“四城联创”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积极开展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四城联创”活动,全面提升县城城市品质品位。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发挥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强化县城面山绿化,以县城公共绿地、市政建设、生态环保为重点,强化污染治理、植绿护绿、建设管控、景观保护等举措,力争2017年创建成国家级园林县城。巩固省甲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着力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城市卫生水平,力争2017年创建成国家级卫生县城。以“平安富源”建设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治安、城管、交警共享指挥平台,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力争2016年创建成国家级平安县城。按照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开展扎实有效地创建活动,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力争2016年创建成省级文明县城。尽快理顺中安、胜境街道运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城市的作用,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法制化、人性化管理。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坚决打击乱搭乱建、乱丢乱倒、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的行为,维护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法规的严肃性,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树立整县推进脱贫攻坚持久战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四新”工程,完成墨红镇整乡推进工作,力争启动一个整乡推进工程。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垃圾整治问题,在墨红镇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填埋试点工作,力争创建为省级生态示范镇。强化新农村后续管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卫生文明达标、文明户评比等规章制度,成立卫生、文明管理委员会,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强化集镇建设。从优化规划、完善设施、抓好项目、做强产业、以地生财入手,全面加强小集镇建设。以集镇组团式开发为主要模式,加快黄泥河、富村省级特色小集镇和墨红市级重点小城镇建设,继续实施乡镇集镇“十个一”工程,启动黄泥河、富村、营上、墨红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余乡镇做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办法,放开落户限制,完善集镇公共服务功能,有序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
据悉,2013年,富源县投入13.5亿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30个,完成“农转城”17988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4%。全面完成竹园镇、营上镇综合连片开发和重点村建设任务,启动墨红镇“整乡推进”项目,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的整县推进工作稳步实施。(袁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