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陆良县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助推社会和谐

2014-01-17 14:28:23   来源:陆良县人民政府   
   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陆良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为构建平安和谐陆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深入基层察民情。围绕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科级领导包行政村、村组干部包自然村、普通党员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健全联片包户制度,使每一个辖区、每一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结合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学校教育、民生救助、医疗养老等系列问题,趁着夜色走村串户,与群众坐到一块,讲政策、听意见、说困难,通过夜访“晓农家意、解农家忧、帮农家富、暖农家心”。围绕群众行、住、医、学、乐等生产生活需求开展“六必”活动,即方针政策必讲、致富经验必传、法律法规必教、群众冷暖必问、邻里纠纷必劝、灾情祸害必访。2013年,全县各级各部门1万余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达3.5万余户,开展随机调研120余次,走访群众6000余名,走访基层干部1300余名,真真切切地了解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
     化解矛盾保民安。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及时调整充实和巩固县、镇、村调解委员会和村民调解小组,组建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结合每月一次的党员集中活动,县每月排查一次,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行政村每10天排查一次,重大节日、敏感期随时排查,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村民调解小组,积极调解涉及邻里、家庭赡养、债务等民间性纠纷,对不能调处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村调委会想办法合力化解,力争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题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坚决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回访”活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进村入户服务”,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发挥调解员职责,及时化解。对涉及人员多、领域广、情况复杂的重大矛盾纠纷,做到约定时间,制定方案、限期办理。全县48件重点信访案件停访息诉、8290件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结案,群众满意率明显提升。
     排忧解难促和谐。进一步更新观念,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服务”转变,整合政法、统战、公安、司法、综治、信访、民政、卫生等部门党员干部力量,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六进”活动,为广大群众传播各种法律知识,提供各种法律援助。在城区,组建了有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老模范等“五老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定期宣传各类安全、防火、防盗抢知识,加强居民认知、辨别各类诈骗和防患常识,深入社区、深入楼栋,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结对帮教,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农村,通过乡、村、组三级联建,组建集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交通安全员、义务防消员、抢险救灾员“六大员”为一体的多功能巡防队伍,义务轮流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