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当我在脑海中回忆起那些令人感动的时刻,一张真诚的笑脸便会浮现在眼前,他就是会泽供电有限公司金钟供电所的抄表员唐保存,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做了一件偷偷摸摸的事,却让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6年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他独自一个人“瞒”着家人,“瞒”着同事,在自己家庭并不富裕的条件下,默默的帮助会泽县金钟镇马武村的白留存老人交电费,而且一交就长达6年。
话还得从6年前说起。唐保存从2007年开始负责马武村的抄电表和催电费工作,一次,他在马武村里抄表时,来到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前抄录完电表度数,他填好电费单走进这户名叫白留存老人的家收取电费。看见屋里有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缓缓地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来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塞到他手里。看着老人的家里一贫如洗,唐保存心里不是滋味。了解到老人叫白留存,80多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儿子和残疾儿媳,全家就靠政府发放的低保生活,白留存老人平时除了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外还要照顾儿子和儿媳,生活十分艰难。于是,唐师傅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掏腰包为老人交电费,他没有犹豫就把老人递过来的钱和电费收据单塞给了老人离开了。从此,唐保存便瞒着所有人,默默地把白留存老人家的电费“承包”了,而且这一交就是6年。
45岁的唐保存很平凡,妻子没有工作,儿子今年读高三,上面还有两位老人,全家的经济重担就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从不抽超过十块钱的烟,家里一星期最多吃两顿肉。但就是这样节俭的唐师傅,6年来累计为白留存老人交了1500多元电费。可能大家会说老人家每月只要几十块钱的电费,这点钱按现在的物价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样一个负担沉重而又节俭的家庭来说,请问容易吗?
其实,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什么事都贵在坚持,而真正能像他这样坚持下来的人又有多少呢?唐保存整整坚持了六年72个月。也许一次、两次大多数人都做得到,但他从来没有间断过一个月。这种善举,即便数字不大、次数不多,但其感召力与百万元、千万元巨额善款相比,毫不逊色。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唐保存还总是买来米、油、水果去看望白留存老人。如今,唐保存已被调派到另一个村做抄表员,但一有时间他仍会回马武村看望龙邵芳老人。别人问到时唐师傅却说:“自己一个月少抽几包烟就可以帮老人把电费交上,几十元钱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但对老人来说是一笔大数字。”话里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讲述,更没有高深的动机和闪光的理论,他的那一份朴实和善良深深感动着我也震撼着我的心。
对客户那么上心,但对自己的家人,唐保存说他只有内疚。2012年12月的一天早上,唐保存80多岁的母亲不小心摔倒在地,左半边脸严重摔伤软组织也不同程度受伤。唐保存马上和妻子一起将年迈的母亲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可是到了医院门口以后,唐保存并没有马上送母亲进去看病,而是告诉妻子他要去上班,供电所还有重要的工作等着他去做,就这样家中唯一的儿子放下生病的母亲,骑着摩托车去上班了。等唐师傅下午下班后,见到脸上缝了10多针的母亲,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他感觉在母亲面前他就是一个不孝的儿子,母亲摔伤后他都不能在医院陪伴母亲身边,他的内心无比的内疚和惭愧。
唐宝存的感人事迹消息一经传出,人民网、中新网、云南电视台等诸多主流媒体纷纷对唐师傅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云南日报以《一个乡村抄表员的坚持》专版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南方电网电力人物故事《抄表员为低保老人垫缴电费六年》续写了南网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完美乐章,引起了社会共鸣。在荣誉的光环下,唐师傅仍一如既往,勤奋敬业,认真履职,助人为乐。他常说“供电所无小事,只要群众来找供电所办事,就是大事,我们每一个电力员工都应该用自己的真情与关爱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做一个有情有义的南网人。”很多客户一提起唐保存,他们都说唐师傅是一个热心人。他经常帮客户安装灯泡,有很多客户都有他的联系电话,还有的客户亲热地叫他“小老五”。他没有激情满怀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他的身上体现了负责、坚守、奉献的精神,这不正是南网人特有的责任和情怀吗?
听到好人唐保存的故事,你可曾感觉到有一种坚守的精神和坚持的力量。那种精神,是平凡奉献,是“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南网精神,让我们感动。那种力量,是负责任的南网人传递的正能量,值得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学习。让我们向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唐保存师傅看齐,稳稳地接过他的接力棒,满怀感恩情,增强责任感,用我们的责任、用我们的爱心,做一个有情有义的南网人!胡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