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三创新”探出水务体制改革新路
2014-01-13 17:58:48 来源:
会泽县“三创新”探出水务体制改革新路,(一)创新供水保障体制,着力解决管理难问题。一是搭建城乡供水新平台。针对各乡(镇)自来水厂管理不规范、供水能力弱、效益低下、水源水质难以控制等问题,撤并全县21个乡镇水厂和1个水轮泵站、1个渔业公司,于2011年重新组建会泽县城乡供水总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供水保障率。二是实施工业供水新方式。通过商业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会泽县泽源水务公司,全面负责全县工业企业供水工作,解决了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混淆不清、水费征收混乱和征收困难等问题。三是推广农业供水新模式。结合农村水利设施分散、类多、管理难等问题,组建了205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全面推广农民用水者协会管水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水利设施无人管、管理难等问题。
(二)创新经营运行模式,着力解决效益低问题。一是拓展企业发展新思路。在保障好全县工业供水的基础上,鼓励泽源水务公司充分发挥股份制优势,在水利建设、水利勘测设计、水商品开发等涉水行业进行投资。泽源水务公司成立以来,投资6500万元,先后完成了澜沧江磷业有限公司、金塬水泥厂、驰宏公司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供排水工程建设,并与各企业签订了长期供水合同。二是打造企业发展新优势。城乡供水总厂成立三年以来,切实强化人、财、物管理,形成了“工程有人管、效益能发挥、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水厂从2010年负债2658万元转为略有结余,供水人口从不足14万人增至25万人,年供水能力从218万方增至480万方,年综合收入从370万元增至2300万元,职工工资从最低250元/月增长到平均2000元/月以上。建成水质监测检验中心,改扩建21个分厂,企业发展后劲和效益均有较大提升。三是开创协会发展新局面。实施农业水价改革,核定农业终端水价,增加协会水费收入。2012年以来,结合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7个协会的规范化建设。
(三)创新管理监督机制,着力解决管理缺位问题。一是建立水价调整听证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召开由部门、乡镇、企业、居民代表参加的水价调整听证会,科学合理确定水价。二是建立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实行24小时监测,确保了供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责任和考核评价体系,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供水抢修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会泽县政府办秘书一科 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