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筑牢“三道防线” 抓实煤炭安全生产
2013-11-18 14:51:49 来源:富源县
今年以来,县煤炭工业局以“转作风、保安全、兴产业、促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线,着力提素质、重投入、强督查,精心构筑煤炭安全生产“三道防线”,推动富源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县煤炭局坚持加强煤炭行业队伍建设,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行业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懂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具体措施上:一方面采取函授、委培、聘用院校毕业生等方式,督促煤矿配齐采矿、地测、通风、机电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深入持久开展煤矿平安班组创评和“队伍达标”活动,强化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提高自救互救和现场处置能力,做到“平流无石”常警惕,居安思危保安全。同时以“队伍达标”为依托,多渠道、多途径建设一支稳定、高效、自保能力强的职工队伍,分期分批完成2013年煤矿矿长(法定代表人)及副矿长、特种作业人员、煤矿职工、安全监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培(复)训目标。
二、改善基础设施,筑牢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
县煤炭局坚持安全发展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先进设备、设施、技术和工艺的使用,不断加大科技装备推广运用力度,突出引导、指导和监督煤矿制定一矿一井一策的新工艺、新技术推广方案,淘汰落后技术装备与工艺,禁止使用超期服役和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全力推广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监督煤矿将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纳入日常化管理,依法依规足额提取、规范使用安全费用,确保矿井安全投入到位。目前,全县生产矿井119矿128对井,新建13矿13对,已完成69对矿井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安装,30对矿井实现机械化运送人员,51对矿井实现连续机械化运输,所有矿井实现壁式工作面采煤,所有矿井都已建成人员定位系统和瓦斯监测系统并投入使用,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检测,有125对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达省三级以上。
三、强化督查指导,筑牢安全生产第三道防线
随着矿井开采逐步加深,强化瓦斯专项治理、严防重特大事故是富源县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县煤炭局坚持技术指导与强化监督检查相结合,一方面认真收集煤矿煤层参数测定等相关资料,针对井下不同块段、不同煤层进行分析研究,请资质部门编制瓦斯治理方案,做到“一井一策”,审定后组织实施。全县所有矿井做到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另一方面长期坚持“五个一”的安全检查制度,即: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每季度一次安全交叉大检查,每半年邀请省市专家到矿会诊一次,各煤炭分局每周开展一次大检查,各矿每天开展自检自查、驻矿督查员每天跟班下井不少于一次。同时每月1次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会、每周1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各煤炭分局每月1次安全生产检查会议,各煤矿企业每月1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每周1次瓦斯超限报警原因分析会议。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整改制度,明确排查任务、范围和责任,对查出的隐患,认真编制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按照“检查→登记→整改→复查→验收→销号”的工作流程,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真正做到隐患排查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应急预案“五个落实到位”。 赵 燚